【閱讀筆記】細節比架構有力
**
「我是一個『描寫狂』,覺得細節比架構還有力,我願意花時間,為了那19顆壽司,一點、一頁去說它。」
在這期的《VERSE》訪問中,詹宏志這句話引起我的興趣,回家再把《旅行與讀書》取下來翻一下。粗略計算,從「第一顆送上面前的壽司」,到「我尤其喜歡它表皮的焦香味」,詹宏志用了10頁的篇幅,每頁近560字,即以5600字寫了19顆壽司,平均一顆300字。
想想,自己年輕時在爭鮮迴轉壽司,一次吃的豈只有19顆,但真要寫,大約總共也就300字吧。
文章見解高下,眼界高低是一回事,對大多數寫作愛好者而言,僅是文章要寫得長,其實就十分不容易。因為,我們習慣用概括性的詞語,「好吃」、「好看」、「新鮮」、「有趣」、「感人」,也許再加個「驚嘆號」壯膽就差不多了。(寫到這裡剛好300字,蠻累的!)
當然,在爭鮮用餐不能跟在小野二郞壽司相提並論。的確,生活經驗制約了我們寫作的題材養份,但這並不能成為文章寫不長,寫不深刻的藉口;畢竟取材自日常生活場景的好文章,比比皆是。
「細節比架構有力」,其實不論是散文、議論文,甚至報導寫作,「細節」都比情感、觀點、議題有力;因為,無論情感多麼激烈、觀點多麼犀利、議題多麼驚爆,它的「效果」都必須依靠充足的細節鋪陳才能展示出來。
不記得在哪裡看到的,詹宏志曾透露他年輕時自我訓練「描寫力」的方法。他說,每次搭車時,他都會鎖定一位乘客,在內心專注「描寫」這個人物,想像他的職業、家庭關係、現在的心緒、人生的目標與挫折等等。
這方法聽起來不錯,分享有緣人,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。但不要問我效果如何,我自己在車上不是發呆,就是在睡覺。
**
《深度報導寫作》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88881?sloc=main